来源:齐鲁网 我来说说 复制链接 2014-08-05 14:17:08
近日,济南市民刘杰(化名)打电话告诉山东省脐血库工作人员,患有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子用自体储存的脐带血进行移植治疗后,恢复状况良好,已于2月份进入幼儿园,正式开始上学了。刘先生说:“感谢山东省脐血库给孩子储存了一份保障,没想到当年的一个决定会带给我们这么大的惊喜。”
2013年9月23日,刘先生的儿子接受了自体脐带血的移植手术。因前期准备充分,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10月15日,患儿顺利出仓,11月10日,患儿正式出院。
刘先生是济南某医院的医生,孩子出生前,他了解到一些脐血知识并十分认可。孩子出生时,将孩子的脐带血存入了山东省脐血库。2013年,刘先生的儿子因严重的肝病入院治疗,所幸,孩子逃过一劫。然而,祸不单行,有一天,刘先生突然发现孩子的身上出现了许多出血点。刘先生感觉情况不妙,于是赶紧带孩子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刘先生的儿子最终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
为了给孩子治病,刘先生利用自己的医学专业背景,大量研究了临床案例。医生最初建议利用骨髓移植,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医生,刘先生自然知道骨髓移植配型困难,并且术后的排异反应很大。刘先生突然想到了自己为孩子储存的脐带血,于是向主治医生说明了情况,主治医生结合孩子的当前病情,决定用孩子出生时储存的脐带血移植治疗。
在主治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后,刘先生第一时间与山东省脐血库联系用血事宜。山东省脐血库工作人员接到刘先生的用血申请后,立即对刘先生儿子储存的脐带血进行了数据核实,确定符合移植需求和条件。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脐血库临床应用中心的工作人员将这份成功复苏的“救命血”送到了患儿接受治疗的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为移植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近半年的恢复后,刘先生儿子目前的状况令人很满意,于是,刘先生就为孩子申请入园,希望儿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
延伸阅读》》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虽然每个婴儿脐带中只有少量的血,但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上世纪70年代发现脐带血中富含干细胞,特别是造血干细胞含量可与骨髓相媲美,可代替骨髓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与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的异体排斥反映小,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