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份传统,传承一门手艺,这就是过年的味道。过年是辞旧迎新,更是守望团圆,距离割断不了真情,不论路多远、多长,即使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沿海,也割断不了援疆建设者逄子剑回家的路。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已经成了除夕夜里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夜饭。 时长4个多小时的这场春节联欢晚会,一共54个节目,涵盖了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小品等表演形式。鸡年春晚再次迎来一大波“山东元素”,不知道您都看出来了吗?
鸡年春节到,年味渐愈浓。山东人春节在网上都爱搜哪些词?山东人在网上最爱用的表情包是什么?浪潮天元大数据和搜狗大数据研究院显示,“春运”二字是家中爸妈搜索最多的关键词。
“一封家书”诉恩情活动,使山东广播电视台化身“信使”传递真情,为观众搭建了一个交流情感的平台,以方便大家在春节期间向情人倾诉衷肠,以使年味更浓。
新年伊始,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新春走基层》融媒体报道,记者继续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昨天,记者跟随济南铁路局青岛动车所的刘波,来看看这位“动车华佗”为保障春运安全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供电接触网是动车组的动力源泉,为了保障高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无数个凌晨,高铁接触网维修工都悬在夜空中一丝不苟地作业,他们被称为高铁“蜘蛛侠”。由于高铁白天车次多,所以只能当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半进行维修。

屋漏偏逢连夜雨,用这句话来形容利津县盐窝镇肖家村周永军的遭遇再合适不过了。家里接连的变故让他变成了一贫如洗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始终坚强向上,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枣庄山亭区徐庄大集,记者看到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在这儿采购年货。很多摊贩儿天还没亮就来到这里抢占一个最佳的摊位,站在这儿就已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浓浓的年味。不仅春联,年画、灯笼、过门签、烫金的镶花,各种装饰品应有尽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也是民间流传的技艺。用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开发,来给农民增收,是山东文化扶贫的一项内容。滨州市的刘清华,就是这样一位有手艺的非遗传承人。刘清华,今年62岁,是滨州布老虎民间工艺品的传承人。在滨州农村,能做出一手好针线活的妇女很多。
1月13日,2017年春运拉开帷幕。上午8时,闪电新闻客户端联合济南铁路局开启“春运首日”特别报道。济南到昆明最美高铁(G285)、女列车长36年的“乡情”、济南西站“文化春运”、东航春运备战故事……2017春运,闪电新闻陪您一起回家过年![详细]
眼下春节出游机票预订火爆,中国出境游客将超过600万人次。据山航、携程等机票订单分析,2017年春节,中国旅客将前往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山东人偏爱的仍旧是日韩线路。
在2017年中国传统农历新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通过镜头来珍藏年味,挖掘年俗,传播民族文化。记录一个生机勃勃的、活力迸发的新山东。
辞灶,又称送灶王爷,这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去,这一天通常有两件事必须要做,一是祭灶,一是过小年。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灶逐渐变得少为人知了。
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家的功过,玉帝再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新一年中该家庭的吉凶祸福。所谓辞灶者,聊备薄礼送灶王爷起程,贿赂灶君之意也,因为据说灶君是喜欢说坏话的。
鸡年将至,“年味儿”渐浓。年味儿散发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挂念,对新一年的想往,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家、进取、孝顺、勤劳的文明风俗。
有人说近些年年味儿淡了,果真如此吗?
春节时围绕“情”这个文化核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团圆”。团圆,就是全家聚集在一起,“圆”暗合了中华民族对家庭生活的态度。春节的某些风俗习惯在变,但“文化符号”犹在。

每逢年关将至,寂静了一冬的小乡村霎时热闹起来,伴着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目的:赶年集、买年货。

把炒米放在小碗,趁热拌上糖,用小勺小口地送进嘴里,沙沙的脆脆的,香味早已窜出老远,没人能抵住这香味的诱惑。

每逢过年买年货,小时候家中杀年猪的情形就会在我眼前浮现,一想到那肥得流油的肉片,喉咙会不自觉地动着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