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网 2022-02-12 10:17 发表于山东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从中国第一辆雪蜡车、“冰丝带”到“冰瀑”、冬奥专列再到冬奥的供电、运动员服饰、滑雪看台……随处可见“山东制造”的身影。
中国第一辆雪蜡车 中国第一款国产雪蜡 “山东造”
为研制雪蜡车,山东集合十余家单位的技术力量,从“不认识雪蜡车”,到造出“中国第一辆雪蜡车”,只用了短短11个月时间,打破了国外垄断,拥有专利79项,是典型的“中国奇迹”。

到目前为止,车辆一直24小时不断电,每天提供200-300副雪板的打蜡服务。

除了雪蜡车、雪蜡,山东还成功研发了耐切割性能达5级的防切割滑冰服,同样填补了国内空白。

济南智慧 献给冬奥会“最快的冰”
“冰丝带”从建设之初,便以打造“最快的冰”为目标。而这块“最快的冰”的部分制冷设备就来自济南的山东神舟制冷公司,在国家体育馆、冬奥会速滑馆项目实现4个世界之“首”。

“冰丝带”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目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
山东的制冷装备不仅为冬奥会制冰,也为国家运动员训练制冷、造雪。已经投入使用的张家口崇礼室内U槽场馆所采用的制冷、除湿等系统解决方案就来自青岛澳柯玛。
淄博产超白节能玻璃 扮靓“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馆外的“冰丝带”,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打造,“非常透明,像纱一样”,使用的超白镀膜节能玻璃,由淄博的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冬奥场馆建设,用了冠县的高科技!
国家冰上项目训练中心、国家速滑馆建设使用的高热反射钢板,是山东冠县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

该企业产品还曾用于北京大兴机场、青岛胶州湾国际机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建设。
聪明的冬奥专列 智能信息系统“山东造”
“瑞雪迎春”北京冬奥列车,也被山东科技充分赋能。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奥运演播室落地冬奥专列。由青岛中车四方所自主研发的冬奥专列旅客信息系统,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深度融合,可实现列车精准定位和自动报站服务。

青岛电缆搭起冬奥供电“大动脉”-40℃照样“来电”
大到灯火辉煌的“冰丝带”,小至户外冰雪赛道上的感应器,都需要电力公司来“供血”。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为冬奥会特制的电缆能耐受-40℃的低温,能经受住6吨叉车的碾压。冬奥会八大场馆均有“汉河牌”电缆的身影。

冬奥会高山滑雪 11条索道是山东人“画”出来的 6条索道是山东人建的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相配套的冬奥会比赛设施设计难度高、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且在我国无经验可循。山东经纬测绘院用时4年,完成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全部11条索道的选址测量、安装测量和运行检测,累计完成索道长度10180米。

在海拔两千多米的海坨山上,穿行在悬崖峭壁间的11条索道,有6条是由山东企业——泰建集团索道安装公司建的。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大型视频显示装置“冰瀑”缓缓开启,一瞬间燃爆全场。“冰瀑”背后的钢结构,由山东经典重工研发、制造。“冰瀑”钢结构成品高约60米,用钢量1000多吨,有6000多根构件,对组接焊缝和安装要求极为苛刻,装配误差不超过1.5毫米。

“山东造”特殊伪装网 守护冬奥会火炬点燃最高秘密
近冬奥会开幕式,雪花形状的主火炬在万众瞩目下点燃,360度自动旋转展示,精彩绝伦,这一仪式被称作“百年首创”。三张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特殊伪装网,让冬奥“最高机密”圣火悬念留到最后一刻,而织起这张“保密网”的是山东青岛的华凯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服饰与礼靴来自威海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服饰,以及部分冬奥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身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工作服,从原材料的研发,到版型的制作到后期生产大货,一整套的工艺都是由迪尚集团完成的。中国队员的礼仪靴,来自咱山东老品牌:金猴!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体育馆看台设施“山东造”
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普通的装配式看台系统及座椅容易失去韧性,甚至发生脆断。本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工程的教练席平台、看台、座椅等设施,全部由德州庆云领先康体制造。看台搭建在海拔2200米的山腰上,能抗冻、抗震、防风、防滑……
该企业还为国家体育馆定制化生产了1.8万人的看台座椅,这些座椅内部植入了芯片,拥有智慧导航指引功能。据介绍,该企业还曾先后服务于北京奥运会、里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等国内国际数十项大型体育赛事。

山东广电技术团队参与冬奥会高山滑雪和冰壶项目转播
在北京冬奥会上,山东广电技术团队承担着高山滑雪项目转播的技术保障工作。气温最低零下25度,赛道两边还有悬崖……为保障电视转播顺利进行,山东广电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
同时,本次冬奥冰壶比赛的公用信号制作也由山东广电转播团队承担,总转播场次将达40场。

烟台百年品牌“北极星”报时2022冬奥会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冰球馆等场馆安装了500多只烟台百年品牌“北极星”钟表,京张高铁也全线采用了北极星智能时钟系统。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北极星智能时钟系统就应用在国家体育馆等奥运工程。

冬奥会媒体专用车聊城产
山东聊城的中通客车为冬奥会量身定制的40台氢燃料客车,被选定为媒体专用车,穿梭于各赛场、新闻中心之间,传播最新赛况,播报世界声音。

“冬奥杯”出自瓷都淄博
作为指定接待用瓷和馈赠礼品的“冬奥杯”,来自瓷都淄博——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冬奥杯”以中国人独立自主发明的高端日用细瓷——高石英瓷为载体,杯盖借鉴了天坛祈年殿的重檐结构,盖钮采用古代度量衡“权”的造型,把手则是将红山文化的玉龙造型进行了符合人体工学的再设计。
“冬奥杯”上的雪花装饰采用了硅元新研发的“新斗彩”技术,巧妙地隐藏于釉中,在一定的光线下才会显现,极具中国的传统诗意美学境界。

山东企业8K“黑科技” 助力冬奥会直播
山东浪潮历时10个月艰苦攻关,突破8K超高清直播技术瓶颈,为冬奥会提供直播技术服务。

12万件隔离衣“山东造”
12万件隔离衣,由山东在路上服装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的是专业的病毒防护面料,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驾护航。

“山东造”消毒产品 零下40℃不结冰
山东消博士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消毒物资,也为冬奥消杀助力。此次供应的低温消毒剂,在-23℃到-40℃的环境下不结冰,能最大程度保证消毒效果。

“冰丝带”的总设计师是山东人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全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冰丝带”设计团队负责人郑方是咱山东宁阳人。曾参与设计了“水立方”、国家网球中心等7个奥运竞赛场馆。

除此之外,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元素”还有很多,山东滨州强盛体育用品公司生产的安全防护网用于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场地;滨州愉悦家纺研发的纳米纤维膜防护口罩、抗病毒防护套服、家纺用品等产品为奥运健儿和工作者保驾护航;英派斯为国家速滑馆配置了涵盖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类型的健身器械;菏泽成盛牡丹产业有限公司的牡丹干花也已进驻7家冬奥签约酒店以及延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