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惩治“老赖”!山东去年195人获刑,执行到位2120.7亿元
惩治“老赖”!山东去年195人获刑,执行到位2120.7亿元
齐鲁网
2017-6-28  16:04
作者:崔维莉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山东被确定为2017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点推进省份。

  据新锐大众报道,“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执行案件56.2万件,执结44.1万件,执行到位2120.7亿元”。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泉民作关于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山东省依法打击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暴力抗拒执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等行为,去年以来,将1667名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356人,195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7年3月21日下午,在山东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召开的“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情况通报会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侯建军介绍,“我们着力推进网络查控系统建设,努力解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四难’问题”。

  一是完善金融查控系统。省法院与省银监局配合,推动我省239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全部接入最高法院“总对总”查控平台,其中171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实现网络冻结功能。2016年通过最高法院“总对总”和省内“点对点”查控平台,共查询被执行人存款3111.32亿元,涉及案件25.8万件、被执行人50.1万人次;冻结31.04亿元,涉及案件4.3万件、被执行人4.7万人次;扣划3.8亿元,涉及案件3804件、被执行人3912人次。 

  二是完善不动产查控系统。去年与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推进人民法院与国土资源部门建立“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的意见》,目前已有14个市基本建成不动产信息查控平台,济南、威海完成与最高法院“点对总”不动产查控平台的对接。

  三是完善人口信息查控系统。与省公安厅建立网络专线连接,实现了省法院查询全省人口户籍信息及车辆登记信息的功能。

  四是完善工商登记信息查控系统。与省工商局建立网络专线连接,全省三级法院实现了网络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功能,共计查询工商登记信息5.5万余次。

  处处受限!山东近78万“老赖”被限制高消费

  2017年5月2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发布会。2017年一季度,全省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2.6万件,执结3.8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1亿元。此外,截至2017年一季度,全省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77.3万人次,限制77.9万人次高消费。

  据省法院执行局局长程乐群介绍,截至目前,全省78%的法院已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加强了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推进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建设,有效提高了查控效率。在应用执行信息流程管理系统方面,去年8月份以来,全省法院均将新收执行案件录入系统,实现了全程留痕、全程监控。

  记者注意到,破解“执行难”问题,山东已经形成了部门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政策扶持、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环节进行限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中国山东网)

  >>>联合惩治“老赖”

  “老赖”不敢再耍赖!山东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老赖”

  2017年12月2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守信者将享受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公共服务便利等优惠,而失信者将会受到限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限制出境、行业内劝退等多项联合惩戒措施。

  2018年底前,全省信用法规制度和信用标准体系将基本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框架基本建成。“由过去一个部门在一个领域内对失信人惩戒,变为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联合惩戒,并将这种失信行为记于个人名下,改变了过去‘一罚了之’和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

  对守信者予以褒扬和鼓励。行政审批过程中,对诚信典型和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可视情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另外,我省还将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机制,支持有失信行为的个人通过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齐鲁壹点)

  山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严惩四类严重失信行为

  2017年12月,山东对《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个人信用记录,推动联合惩戒措施落实到人。对企事业单位严重失信行为,在记入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的同时,记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信用记录。在对失信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惩戒的同时,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联合惩戒措施。通过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及联合惩戒机制,将失信惩戒措施落实到人。

  《征求意见稿》强调,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重点包括四类行为:一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二是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三是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的行为,包括当事人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作出判决或决定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等严重失信行为;四是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拒绝、逃避兵役,拒绝、拖延民用资源征用或者阻碍对被征用的民用资源进行改造,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等行为。(齐鲁网)

  山东高院悬赏2600万元查找“老赖”财产 涉北大青鸟等公司

  2017年11月,山东高院发布一则悬赏公告,2600万元查找“老赖”财产,北大青鸟上榜。

  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山东高法消息,被执行人北京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北大青鸟能源矿业有限公司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未履行标的额:2.64亿元及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等。

  现申请执行人泰安天元矿山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新泰市华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康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悬赏执行申请。山东高院承诺,对提供财产的人员身份及其提供线索的有关情况予以保密。(齐鲁网)

  省级“老赖”曝光台年底全建成 山东“法信通”成全国第二家

  近日,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2017年年底前搭建完成省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和信用惩戒。今年7月20日,“法信通·山东省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正式上线,成为继江西之后第二个创建和完善“老赖”曝光台的省份。(齐鲁网)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LED屏上“晒老赖

  连日来,位于德州市德兴中大道的市中级人民法院,每天利用LED大屏幕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将116名“老赖”的姓名、年龄、照片、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按两人一组,分期分批滚动“晾晒”公开,引来许多过往行人和附近群众驻足围观。

  目前,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公布平台一般在每个工作日的11点30分至13点30分循环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由于全市两级法院在执行案件中排查确认的失信被执行人较多,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将分期进行。(德州新闻网)

  >>>彰显司法公信

  济南中院发布十大执行案例 “老赖”被批捕立还千万元

  12月14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7年执行工作有关情况进行通报。据悉,今年1月至11月,济南两级法院执结案件32982件,实际执结率比往年提高了26.28个百分点。

  在“百日执行攻坚”专项活动中,法院集中精力清理执行积案,执结案件6627件,实际执行到位案款11.06亿元,发放9.59亿元,运用“总对总”查询终本案件5799件。

  面对赖招百出的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法院也在不断创新办案方法,通过悬赏、限制高消费、拘留等执行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14日,济南中院通报了今年济南两级法院的十大执行典型案例,内容涉及职工讨薪、腾房纠纷等内容。其中,有位“老赖”一被捕就还了1000万元。

  刘某某与庄某某存在民间借贷纠纷。市中区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后,进入了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签署了执行和解协议,但庄某某却一直未按和解协议履行还款义务。市中区人民法院对庄某某执行司法拘留15天,但其仍未履行义务,且在被释放后,多次转移财产,更换电话号码,规避执行。

  在掌握庄某某转移财产的证据后,市中区人民法院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侦查,追究庄某某刑事责任。在检察院批准逮捕庄某某当日,庄某某家人即交付200万元执行款,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庄某某又主动将800万元执行款转到法院账户。(山东商报)

  烟台“老赖”主动还欠款 担心失信影响孩子的前途

  “6万多元的执行款项,赵某不是有钱不还,他是真的没钱。”每每提起赵某,法官总是感到进退两难。赵某的妻子身患尿毒症,巨额的透析费用已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谁也不忍心再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但如果不执行,身为执行法官无法向申请执行人交代。

  这些年来,法官没少跟赵某打交道,也知道赵某不是推诿扯皮之人,但凡赵某手里能有些盈余,就一定会来执行局主动交款。可近期,赵某主动找到了法官,将一摞皱皱巴巴的纸币放在了法官的办公桌上。“法官,我要还钱,日子再难也不能耽误儿子前程。”

  原来,赵某之所以咬牙把这剩下的37000元执行款一次交齐,是因为儿子今年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烟台市某单位的事业编招考。赵某听说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恐怕会影响孩子政审,赵某坐不住了,跟亲朋好友凑齐了钱,马不停蹄地来到市人民法院要求履行全部义务。(水母网)

  失信“黑名单”威力大 济宁一批“老赖”主动还钱

  近日,和执行法官玩“躲猫猫”已久的被执行人张某主动通过电话联系到执行人员,表示愿意将其所拖欠的1.3万余元执行款全部履行完毕,并一再表示:“我在朋友圈看到失信黑名单了,真丢人,现在我把钱还清了,请把我从失信黑名单上撤下来吧!”

  原来,2017年8月,任城区人民法院通过多家媒体集中曝光了81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老赖”的“真容”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我的不少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都看到了该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张某知晓自己被曝光后,立即通过转账方式将执行款全部给付到位。此时,距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发布不过几天时间,案件就得以顺利执结。

  任城区法院告诫失信被执行人,一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无法正常购买机票、高铁票及软卧铺票,无法入住星级酒店,无法出境,无法办理信用卡和贷款,还将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限。截至目前,已有张某、楚某等一批“老赖”看到黑名单后主动履行了法定义务。

  春节临近菏泽严打“老赖” 清欠农民工工资3000余万元

  “通过专项打击,让那些企业老板不敢骗不敢赖!”郓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佀庆涛介绍说。

  临近2016年春节,菏泽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目前已清欠农民工工资3000多万元。其中,郓城县一企业法人王某喜,因贷款诈骗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被郓城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目前,他拖欠的近百万元农民工工资已被全部追回并发放到位。郓城县近期已对11名涉嫌逃避银行债务、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赖”采取了行政、刑事拘留。(齐鲁网)

  青岛首例:“老赖”支付宝内存款被划扣

  夫妻二人向银行贷款买车,开上车后却又耍起无赖不肯还钱。5月24日,记者从市北法院获悉,在执行本案时,法官发现两人在支付宝中还有存款1万余元。为了执结案款,市北法院执行法官远赴杭州阿里巴巴总部,顺利扣划被执行人刘某和曹某名下支付宝存款。这也是全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运行以来,青岛首例查询到并成功扣划被执行人支付宝存款的案件。

  在本案中,执行法官首先划扣了刘某夫妇银行卡中的存款。对于支付宝中的存款,市北法院组建了“互联网+”执行团队进行调查。执行团队通过网络查控重点查询网络银行、车管所、有价证券等财产信息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对被执行人涉及微商、电商、网银、支付宝、物流等领域进行查控,发挥网络查扣、网络拍卖、执行悬赏等高效措施,把有能力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逐步建立信用惩戒制度。(青岛早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