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堪称"21世纪科学技术的纲领性文献"由美国70多位一流科学家共同完成。四大科学技术的聚合将会"加快技术进步速度,并可能会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物种。[详细]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作家以清醒的历史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围绕张居正与首辅高拱之间的政治斗争,写出了宫斗的复杂。[详细]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是一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科技史、艺术史、学术思想史等众多领域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综合研究。是有关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专题的系统论述[详细]
作者以理性的思考来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提出如何认识统一时期的消极因素和分裂时期的积极因素,并面向未来,提出了作者独特的见解。 [详细]
本书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系统疏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其间渗透了编史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全新理解。[详细]
本书是朱良志教授近年来研究中国艺术观念的一本新著,通过对中国艺术和审美生活的考察,突出师法造化、逃避人工秩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法则,全书对中国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详细]
《解放战争》是王树增迄今为止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全书史料真实丰富,战争场面浩大壮观,洋洋130万字,详细再现了解放战争这一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详细]
本书是作者论述其文化观的代表作,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儒学价值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对近代以来有关的文化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的一种深度反思。[详细]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将面临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课题和发展难题。本书汇集专栏文章,是中央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和各级政府研究制定本区规划和贯彻落实中央规划的权威辅助。[详细]
本书包括一篇总报告和14篇分报告,全面深入地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内涵、条件、制约因素、实施目标和主要措施,对成功做法进行回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详细]
民生是经济社会建设重点,发展要以民生为先:温饱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要,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是民生之盾。[详细]
本书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进行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现了中共革命的正义和伟大[详细]
本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个热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是进行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材料。[详细]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这29年的历史。[详细]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约74万字,记述的是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详细]
谎言,不管善意还是故意,背后都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哲人不都说了嘛,不管男人女人,都有多恋基因。婚姻那么平淡,谁没点蠢蠢欲动的心啊?因此,拿什么止七年的痒,这是个问[详细]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传播的热门词汇,但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展而来,它的未来会怎样,却还鲜有深入透彻的系统研究。[详细]
本书首度披露史玉柱10年创业的心路历程,首次全面总结史玉柱10年来的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详细]
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详细]
因为这是一部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书。作者运用比较学的原理,深刻地阐明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维的落后,而不是别的。该书从纵的和横的、古中国的和古希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