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河长制”视觉标识(LOGO)特等奖,以山东的首写字母“SD”与“河长制”后两字的首写字母“Z”为设计视觉元素,将字母有机融为一体,幻化成一双呵护的手和两条象征蜿蜒流淌的河湖,充分体现出山东“河长制”内涵和“全面实施河长制,加强河湖保护管理”的主题,标识又似青山绿水和飞翔的鸟儿,体现出山东省河湖的特点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整个标识构思新颖,简洁大气,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和谐,富有艺术美感和视觉感染力,充满时代特征。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作为山东省先行试水区县,淄博市临淄区推行河长制已近7年。试点期间,不仅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还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积累了宝贵经验。河流部门单一管理变为政府综合管理,并辅以长效稳定的奖补资金投入机制,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的美景。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营黄河入海口处,总面积15.3万公顷,是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北亚内陆河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中转站。近年来,随着黄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过路”的候鸟“乐不思行”,在这里停歇、安家。

山东省桓台县通过“源头治理+生态修复”的综合整治方式推进生态水系修复提升工程,全面恢复区域内河流自然生态和水体功能,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使得该县马踏湖再现当年的秀美风光。

山东省青岛市近年来加大投入进行大规模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创新流域水环境保护制度,在32条重点河流实施“河长制”,并初步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地表水、省控河流、胶州湾水质均有明显改善,过城河道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


济南水系发达,河库众多,全市共有河流124条,各类水库187座,塘坝1849座。济南市将在全市推广河长制。而这些河长制上任后,就面临严禁河道棚盖的难题。

通过不懈努力使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青岛建设总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