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泰安东平耿山口村趟出外迁安置新路子
一张难忘的老照片
  在泰安东平耿山口村的村史馆中,有一张照片让7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耿进平难以忘怀。
  那是2015年8月8号的早晨,耿进平回忆:“村主任5点钟就给我打电话,说门口已经排了四五百人的长队了,咱别等6点了,开始吧!在这个时候,我就跑到照相馆,开车拉了一个摄影师过去。”
  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村民办理拆迁协议的宝贵时刻。耿进平说,这些照片是为了给自己留个“想头”。
先行先试!给山东黄河滩区外迁安置趟出路子

  耿山口旧村,距离黄河不足千米,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过大小洪水40余次。频繁被淹的耿山口村在“洪灾—重建—再洪灾—再重建”的悲情轮回中,与黄河相依相伴。

  搬迁不仅是耿进平多年来的梦想,也早已是全村百姓的共同期待。“地”怎么解决、“钱”从哪里来,这两个难题就像两块大石,一直压在耿进平心头。

  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把下游滩区安全建设作为黄河下游治理的重要内容,提出通过实施外迁、就地就近安置和临时撤离等措施,解决滩区群众的防洪安全问题。                  

  这个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滩区迁建破解难题提供了依据和政策的支撑。2014年,河南省率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申请外迁试点,中央财政给每户家庭七万元的补助,山东也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争取同河同策。

  很快,山东省申请的外迁试点也获得国家批复,指标一个给了鄄城,一个给了东平。成为试点,意味着每户能获得国家七万元的资金补助,还有省市县三级配套支持政策,乡镇政府则负责解决用地问题。这个机会耿进平等了30多年,他既兴奋又紧张,几夜未眠。在耿进平的极力争取下,耿山口村在东平县60多个滩区村庄中脱颖而出。

  东平县发改局副局长孙允建回忆:“那时候搞试点我们把握几个原则,第一班子要强,我们干这项工作,班子不行工作干不了;第二群众意愿要高,因为这是搬家,是改变群众生活方式的;第三,我们要做好经济账。奔着这三个原则,我们选的耿山口。”

公平、公正、公开!党员干部主动吃亏

  2015年10月31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启动仪式在耿山口新选村址举行,新村选址确定在银山镇政府驻地。

  争取试点不容易,把试点建设好更不容易。房子是滩区群众的头等大事,试点启动之初,群众总担心在旧房赔偿上吃亏。

  耿山口村主任耿进周回忆:“群众评估的时候,眼睛都瞪着非常圆,都觉得村干部要沾光。其中就有一个群众提出,支部副书记徐玉文给自己房子面积量得多,去村里反映。然后书记组织评估公司、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重新去量。量完发现,人家不光是面积少了,并且在房屋等级上降了一个档次。”

  不仅不让村民吃亏,党员干部还主动吃亏,村里再没有了杂音,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耿进平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耿进平告诉闪电新闻记者:“我这个支部书记不算官,官不大,可是在本村到顶了。再难我得做好点,搬回家不容易。”

  两年时间,耿山口社区31栋楼房拔地而起,2000多名村民全部搬入新家。

  东平县发改局副局长孙允建介绍称,直到现在,东平县的分房方案基本上都参照耿山口最初的版本,“他就是一个蓝本。”

  耿山口先行先试,给山东省黄河滩区外迁安置趟出了一条路子。

  闪电新闻记者 李龙 编辑 崔竞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