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鼓开河,羊抵头鼓舞跳起来!这里有滩区人的世代梦想
黄河改道——东明成黄河进入山东第一县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王友生都会带领菏泽市东明县大屯镇王菜园村的锣鼓队到黄河边奏上一曲。14岁开始学艺,如今80岁的王友生,是羊抵头鼓舞的第五代传人。但他也说不清羊抵头鼓舞具体是哪一年在东明地区出现,第一位传承人又来自何方。上岁数的老人说,这可能和最近的一次黄河改道有关。
        山东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四级调研员杨俊介绍,黄河最早的一次改道是公元前602年,“期间经历了较大的改道有26次,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1855年。”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在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决溢泛滥,改走新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清代思想家魏源对水利颇有研究,1852年他就在《筹河篇》中预言了下一次黄河改道必将北流。在其著作发表后仅三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再次决口。

  这次黄河改道的路线和魏源的推测几乎一模一样,东明由此成为黄河进入山东第一县,山东沿黄滩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被彻底改变。

羊抵头鼓舞祭拜黄河,寄托安居乐业世代梦想

  为了防汛安全,人们自古就沿河修建了堤坝,黄河堤坝与黄河河槽之间的地区便是滩区。滩区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

  山东黄河滩区有1700多平方公里,涉及沿黄9个市、25个县(市、区)、782个村,60多万人居住其中。滩区人的生产生活依赖于黄河水的馈赠,但黄河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一百多年来,黄河屡屡漫滩,百姓频频受难。饱受水患的滩区人,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正如他们通过羊抵头鼓舞祭拜黄河,除了祈祷黄河安澜,更寄托着安居乐业的世代梦想。

  闪电新闻记者 刘皓天 编辑 张洁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