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 播撒“绿色革命”的希望

从种菜卖菜到育种卖苗 蔬菜产业“芯片”有了“寿光制造”

来源:齐鲁网     时间:2020-11-30

珍贵视频!揭秘寿光三元朱村掀起的第一场“绿色革命”。

  山东寿光,因菜而兴,“农圣”贾思勰的故里。

  地处渤海莱州湾南畔的寿光,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域百强之列。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却是有名的贫困县……

  伴随着几十年发展,如今的寿光已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2017年,寿光人民户均存款超过15万元,是山东第一个存款总额突破900亿元的县级市。现在,寿光成为世界闻名的“蔬菜之乡”、五大蔬菜“种业硅谷”之一,也成为国内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中国蔬菜价格的“风向标”。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子与寿光结下了不解之缘,催生着这片热土上演一幕幕“革命”的故事。

  “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

  播撒下“绿色革命”的火种

  让北方人在冬季吃上新鲜菜,改写了中国“菜篮子”的发展历史,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要从寿光1989年冬天的那一场“绿色革命”说起,要从“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播撒下的“绿色革命”火种说起……

  在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拍板同意下,1989年,寿光三元朱村人先闯先试,砍掉了36亩快要成熟的玉米!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学习了外地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带领全村17户党员家庭开始试种反季蔬菜。

  当年腊月二十五,三元朱的田野里响起了鞭炮声,大棚里的黄瓜开摘。一车车顶花带刺的黄瓜运到了寿光县城,人们围着看、争着买。

  黄瓜上市,定个什么价好?王乐义说,当时市面上猪肉一斤才7毛2,王伯祥拍板把黄瓜定价为十元一斤。即使是这样的“天价”,鲜嫩的黄瓜仍是抢手货,价格很快涨到十多元,依然“一根难求”。当年,17户“棚主”个个成了“双万元户”,终于摆脱了贫穷。一条致富“小康路”就此打通。

  很快,这场“绿色革命”席卷寿光。第二年寿光推广建起了5130个大棚,全县增收6000多万元。“中国蔬菜之乡”也由此萌发。

  “寿光富了也不算富,全国的农民兄弟富了那才叫真正的富!”在1991年全国农村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王乐义向来到三元朱村参观的275名代表和全体村民许诺:“从现在起,我们的技术一不搞封闭、二不搞专利,向全社会推广。”

上世纪80年代王乐义在棚里指导农户生产

  先富带后富,富裕起来的寿光人无私地将种植技术传播到全国,成为“绿色革命”的播种者。现在,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外建设蔬菜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大棚蔬菜“绿色革命”从寿光走向全国,使原本冬闲的北方农民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上世纪80年代,储藏大白菜过冬,成为北方家庭的必修课。

  1995年4月6日下午,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寿光以蔬菜历史悠久、面积大、质量优(无公害)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荣获“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

  以蔬菜产业为核心的寿光农业一路发展壮大。当前,寿光共有蔬菜大棚17.3万个,年产蔬菜450万吨。截至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84元,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蔬菜及相关产业。而30多年前的那场“绿色革命”也在改变着中国,当前中国每年生产蔬菜量居世界第一,已超过7亿吨;设施蔬菜面积达到6000万亩。从最初冬季的囤白菜、吃菜难到现在的“有的吃”“选着吃”,中国人的“菜篮子”在不断丰富着,中国的农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着。

  从种菜卖菜到育种卖苗

  人才让寿光蔬菜产业插上“中国芯片”

被国外种子“卡脖子”!看我们如何夺回国产种子话语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尴尬的是,以往中国蔬菜种子市场上外国良种占据过半江山。以寿光为例,2011年以前,真正意义上属于“寿光制造”的大棚蔬菜可谓微乎其微,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长期受制于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蔬菜种子研发领域世界排名前十的企业就纷纷进驻寿光,设立研发中心或示范农场,抢占种子市场。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种子公司,首先就要在寿光取得成功。”这是法国威玛米克多公司驻寿光基地的负责人马修的想法,也是很多外国种业公司的共识。

  国外蔬菜品种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有优势,也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据统计,过去寿光菜农每年购买种子约支出6亿元,其中有近4亿要支付给国外公司。

  民族种业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冲击。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代理商和菜农们在种子价格上没有一点话语权,经常面临“卡脖之痛”。

  做了十多年种苗代理商的刘树森对此深有体会。“原来我代理牌子很多,全是国外的。我一个月到青岛接老外能接到18次。他们根据我们的要求,组培出新的品种来,再来寿光实验,然后拿出来再来卖。”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森说,“国外种子公司说一块多一粒,给我们降到一毛五一粒。第二年他一下子给我涨到三毛五一粒。第三年我领着上老百姓那里一参观,老百姓一说好,他听到了,一下子给我涨到五毛钱一粒,一亩地就涨了一千块钱。”

深受“卡脖之痛”后,刘树森团队开始自主研发育种。

  尽快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成了菜农和政府共同面临的课题。刘树森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2%投入到种业研发中,而当地政府每年整合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育种研发团队。如今,三木公司成功入驻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成为唯一一家入驻的本土民营企业。

  刘树森说:“从2016年开始,我们对所有代理的国外品种、国外的公司全部终止代理业务。现在进入全国销售的,全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品种。”刘树森所带领的民营育种团队实现了多个新突破,例如他们选育的尖椒新品种“长剑”,已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换代品种。刘树森说:“它给老百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这边基本全改种长剑品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农户陈晓印说:“长剑产量高,市场卖价好,种子要比国外品种便宜一半,产量要比国外品种高30%左右。”

  如何迈向品牌化,是寿光未来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齐炳林,放弃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在他看来,近10年,是寿光蔬菜追求产量的10年。“以西红柿为例,我们寿光主产区种植的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硬果型高产量番茄品种,因为保质期长,耐储存,很受商贩和农户喜欢,但其口感差、果汁少,顾客却不怎么喜欢。”

  齐炳林认为,西红柿的品牌化,口感就是市场的爆点。因此,他悉心培育了名为“戴安娜”的西红柿种子,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供不应求,成品在超市能卖到每斤30元。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像齐炳林一样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寿光投身农业。

  目前,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十多家“国字号”种子科研院所均扎根寿光,当地种子研发经营企业达到433家。众多海内外种业人才齐聚寿光,助力寿光从“种菜卖菜”到“育种卖苗”,让寿光蔬菜产业“芯片”也有了“寿光制造”。

  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种子产业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尽管我国已是种业大国,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种业强国。种业科技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作为“中国蔬菜之乡”,打好种业翻身仗,寿光重任在肩。

  当记者再次到寿光现代农业产业园育种基地,走进现代化的智能大棚,一个“蔬菜王国”映入眼帘:一排排绿色枝蔓上结满了红彤彤的番茄。

  一位荷兰育种专家摘下了一个番茄,细细品尝。“你可以看到这个非常饱满,颜色也很红,而且品尝起来口感也很好。”这位“洋专家”正是荷兰亚细亚蔬菜种业公司番茄育种专家寇恩(Koen)。他正与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研发中心主任陈福东一起对来自荷兰的番茄品种进行杂交组合筛选。这些新品种,经过7年的研发测试,即将投放市场。

“洋指导”寇恩与中国专家研发新品种

  这种跨国界的合作,对寿光来说,早已是平常事。

  2012年,在中国、荷兰两国农业部推动下,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与荷兰AXIA(亚细亚)蔬菜种业公司签署合作育种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中方控股60%,主要从事番茄育种。然而,关于种质资源归属的问题,让双方合作陷入了僵局。

  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总农艺师潘子龙说:“大家争论、谈判,我的种子出问题怎么办,这个品种育出来归谁,谁占大头谁占小头?”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荷兰,给谈判带来了一线曙光。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与西荷兰外国投资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协议,中荷双方将开展蔬菜种子研发、食品安全生产等多项合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研发中心主任陈福东说:“一轮一轮谈下来,整个过程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有争议的地方都解决了。”

  合作迎来转机。陈福东和寇恩决定共同攻关,利用荷兰提供的优质育种材料和中国的种质材料进行杂交组合,并建立品种系谱库。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五年来,合资公司共选育10个番茄品种,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8个。

  如今,寿光当地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7亿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由十年前的40%提高到现在的70%。寿光与美国加利福尼亚、荷兰等地被业界公认为世界五大蔬菜“种业硅谷”。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寿光在路上。(综合齐鲁网、新华社、农民日报、求是网、学习时报等)

  >>>延伸阅读

  “最美奋斗者”王乐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排头兵”

  王乐义,被誉为“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1989年,他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我国北方居民在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多年来,他带领三元朱人不断创新突破,将大棚建设技术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7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挂钩,引进国内外26类420多个名优新品种,实验推广50多项种植新技术。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自己富了不算富,一个村、一个县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全国人民都富了才叫富。”王乐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89年,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的17名党员干部先闯先试,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全村一下子涌现出17个“双万元户”。1990年,三元朱村冬暖式蔬菜大棚增至181个,绝大多数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全村银行存款从原先的几千元猛增至128万元。经过迅速推广后,蔬菜生产很快成为寿光的主导产业,以蔬菜为主的特色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寿光也因此成为“蔬菜之乡”。

  自冬暖式蔬菜大棚试种成功后,王乐义和三元朱人始终无私地把技术教授给全国各地的农民,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王乐义没有停步不前,带领三元朱村先后试验、改进并推广了五代冬暖式大棚技术,引进试验成功了滴灌、无土栽培、生物防治等20余项技术和300余个作物新品种。近年来,三元朱村实行“村两委+合作社+农户+超市”模式,推广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出了高品质的绿色蔬菜,成功打造了山东省著名商标——“乐义”蔬菜商标。印有生产流程二维码的三元朱蔬菜,还成功地销往海外。

  如今,王乐义仍然坚守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王乐义的带领下,2018年三元朱村年总产值达6700万元,人均收入30300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在三元朱村一步步变为现实。

  “寿光市提出了以蔬菜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思路,产业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我们三元朱村便是真实写照。村里的父辈们靠种大棚来供孩子上学,孩子毕业后,又返回农村,用学到的先进技术不断发展农业,成为村里的骨干力量。现在全村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共31人,在我们村,农业是最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最体面的职业。”王乐义说。(综合光明日报等)